- 一群不起眼的“小牛哥”解的卻是火燒眉毛的急
来源:新浦京澳官网游戏 发布时间:2025-02-03 15:24:09
終於跑完高峰期訂單,外賣小哥趙明陽沖進屋裡,又冷又累的他坐下來歇息,搓著凍得通紅的臉,心裡盤算著“一會兒下班去吃個火鍋,温暖一下”。
“有愛心企業送來10箱方便面和一箱火腿腸,請求援助送到防疫點……”手機裡忽然彈出一條微信群音讯。趙明陽拿起一看,原來是小牛哥志願者群裡在求助。“來兩個兄弟,走!”他騰地站起來,飛快地點進APP領了任務,領著兩名騎手冒雨向小牛哥驛站飛奔而去。
這是近段時間小牛哥志願者援助抗疫的一個片段。11月4日,錦江區小牛哥志願者服務應急小分隊誕生,一群素日裡不起眼的外賣小哥、專車司機,很快便成了錦江區疫情防控不行忽視的生力軍。
一趟趟络绎在封控小區、核酸檢測現場等疫情防控最前線,化身“搬運工”和“跑腿俠”,解決著最急切的事。
張桂容是一名網約車司機。2020年,她報名成為抗疫志願者。當年春天,她往复於人人都怕去的醫院、在空無一人的大街充當擺渡人,累計無償服務醫護人員86單,共計行駛1121公裡,還自己組織車隊司機開辟消毒防護點。
這也讓張桂容在網約車行業中變得越來越知名。在充電站,總有人打招呼稱她一聲“桂姐”。
“桂姐,我們接到了政府部門的電話,已經在籌建防疫車隊了,現在有很多事要做:愛心企業捐贈的物資需求配送到封控小區,一些特别群眾需求上門照顧,防疫點檢測點需求很多人手……”公司負責人告訴她,錦江區牛市口大街要搜集一批志願者,公司榜首同意備組建10個人的隊伍參加,可能要進中高風險區。“桂姐你去不?假如你要去,你當隊長怎么?”
“沒問題!”放下電話,張桂容馬上在群裡吆喝起來。“無論啥生意,一股熱血沖上頭就搞忘了!”
大街和社區的告诉猶如集結號,志願者紛紛從五湖四海敏捷會攏。正在取餐的外賣小哥、正在送客的網約車司機、正在處理訂單的電商客服……一天不到,100名隊員的應急小分隊敏捷滿員,20余名快遞、外賣小哥和網約車司機在“小牛哥”黨支部書記王柯皓帶領下進行了應急发誓,並現場承受應急技术培訓,結合行業屬性,主動承擔參與疫情防控中的時間要求比較急切的“跑腿”、信息報告、輿情引導、力气声援等志願任務,織起了一張看不見的聯防聯控應急服務網。
“我知道你!你叫趙明陽,是個‘網紅’!”看到馱著一大筐物資飛馳而來的趙明陽,前來接應的志願者一眼認出了他。
成為“網紅”,源於趙明陽去年在火場奮不顧身救人的勇敢事跡——2020年8月28日,水碾河某长幼區失火,正在送餐的趙明陽手拿滅火器折返火場至少5次,隨后他因吸入很多煙塵身體不適,被120送往醫院。
“我雖然沒太大本事,但跑跑腿總是能够的,能幫助到那麼多人,再苦再累都開心。”聽說需求搜集志願者,他当即發動15名外賣騎手参加隊伍,自己更是擔起了隊長職責。
“趙哥,我們去管控區送物資,健康碼得不得變黃哦?”榜首次参加志願者的兄弟激動又緊張。“沒事,碼黃了怕啥子,大不了回家隔離嘛。”趙明陽告訴記者,后來這位兄弟也成了最積極的志願者之一,“碼沒黃,心頭暖了,值得!”他說。
在這特别的10來天裡,趙明陽和他帶領的團隊成為區、大街、社區、各防疫點和群眾之間聯系最緊密也是最溫暖的紐帶。“小牛哥”黨建聯盟成員單位、愛心企業紛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基層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志願者及封控小區居民捐贈蔬菜1700余份,方便面、礦泉流等愛心物資合計1萬余元,由“小牛哥”化身“搬運工”和“跑腿俠”,先后為封控小區、隔離家庭以及核酸檢測點工作人員送去各類生活物資2363份。
“大姐,你們餐館最好有個場所碼,這樣對我们都安全,我這裡幫你做一個哇?”
雖然是周末,可騎手羅杰仍然在繁忙著。除了自始自终地接單、配送,這段時間他還多了一個任務——他的配送箱裡,始終有打印出來的天府健康通二維碼,看到哪個商家沒有場所碼,他便馬上去幫忙補上。“小伙子不錯嘛,你還管得有點寬哦。”商家玩笑地笑道,“應該的嘛,閑事管得寬點 這座城市就更夸姣一點。”他笑著貼好二維碼,騎上摩托車繼續送餐去了。
“魏婆婆,你還有新鮮蔬菜吃嗎?我今日過來再給你帶點?”忽然,手機鈴聲響起,羅杰看了一眼,趕緊把車停在路邊接起電話,臉上的笑脸燦爛無比。“我沒得事哈,你不要擔心,我也想你了,等過幾天封控解除了我再來看您哦!”
81歲的魏婆婆是羅杰的對口服務對象,此前隔三岔五,羅杰就要上門去幫腿腳不方便的她送這送那,有時什麼也不做,就陪著白叟嘮嗑,一來二去,兩人儼然一對愛意滿滿的祖孫。此次魏婆婆地点的小區被納入封控办理,得知羅杰在做志願者,白叟趕緊打電話關心他。
本年21歲的羅杰是個愛管“閑事”的人,由於性情開朗熱情,他身邊的人也不知不覺管起了“閑事”。现在他地点的公司已有40人参加了志願者隊伍,這幾天運送物資的任務少了,他們便主動去地鐵站等地收拾同享單車,疏通路途﹔政府有宣傳需求,他們便在自己送貨送餐時順便發放傳單、宣傳冊等。
和羅杰一樣,在本身做好防控办法的同時,“小牛哥”們使用本身“流動”的特性,在快遞車、外賣車、網約車上粘貼、放置防疫宣傳海報,廣泛傳播文明防疫知識﹔在送件、取餐時,主動向商家發放“場所碼申請流程”1000余份,提示催促商家規范張貼場所碼,進一步增強疫情防控宣傳力度。同時發動“小牛哥”與疫情管控區獨居白叟一對一愛心結對,義務“跑腿”採買生活物資。
“這些都是量力而行的小事,這座城市這麼夸姣,就期望把愛傳遞出去。”年輕的他笑脸真摯,目光純淨。(成都日報記者 陳泳 牛市口大街供圖)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